眾所周知,高校信息化建設發展經曆了基礎軟件階段、互聯互通階段以及數字化校園三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到了校園信息化發展的高級形態—“智慧校園”。
一、 高校信息化的困境
當前關於“智慧校園”,社會各界不遺餘力地對此項工作的推動,表麵上看起來精彩紛呈,但真實效果值得商榷。回歸信息化工作本身進行深層剖析,發現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可歸納為:數據孤島難破與流動性不足、業務封閉與應用融合度不高、用戶的需求分散與資源聚合不到位。
破解當前校園信息化的困境,走出一條讓用戶、建設者、管理者都滿意的道路,新時期的校園信息化必須堅定的以“開放、共享、服務”為發展目標,將業務應用從相對獨立走向協同融合,數據資源從自用封閉走向共享開放,服務模式從被動獲取走向精準推送,服務對象從少數部門走向單點全員。在推進的過程中要以“客戶”的個性化服務為中心、以業務融合為主線、以數據分析為支撐、以提升應用為目標。
二、 中台戰略,高校信息化轉型的新機遇
多年的高校信息化實踐證明,增量式堆疊業務係統是自建牢籠,ESB整合路線是本末倒置、亡羊補牢。而幫助阿裏巴巴成功轉型的“微服務+中台”架構帶著開放、共享的鮮明標簽作用於高校,勢必為校園信息化的帶來發展的新機遇。
三、 關於中台戰略的總體思想
中台係統以構建服務平台的思路切入,首先通過清晰的劃分業務端的場景與中台服務的邊界,對中台進行領域建模;然後從構建服務組件入手,以基礎共性數據能力下沉的思路來構建中台,逐步將共享數據從原有的業務係統中剝離出來,將這些剝離的內容單獨構建為一個個獨立的微服務模塊;最終實現大中台、小前端,通過前端應用的敏捷開發來降低對已有係統的改造和變更會帶來的業務風險,並通過低成本的業務試錯實現快速的業務創新。
四、 高校實施中台的思路
目前全國高校信息化在國家的重視與社會力量的推動作用下,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大多數院校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礎。同時,令人欣慰的是,當前高校的信息化理念、信息化思路、信息化實踐正在轉變,圍繞著“用戶、業務、數據、應用”的校園信息化建設思路漸漸獲得了高校的認可。
對於在信息化方麵具有多年積澱的高校,實施中台戰略需要的是勇於突破、自我革新的魄力。總體實施思路是“顧舊立新、平滑遷移、絞殺替代、持續發展”。